文章目录[隐藏]
自从放开之后,很多人都不同时段的中招了,那网上各种五花八门的小妙招小食谱层出不穷啊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呢?老家那边好多人开始“阳了”,但是基本都不知道是感染新冠了,包括我老家在内,前天很多人还好好的,都还出去到外面上班,晚上回来就开始嗓子疼、发烧、乏力;昨天还跑去诊所去“挂水”,最后还是吐槽,没有任何改善。
据说,老家那边有好多人有类似的症状,都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?还以为是感冒,都跑去“挂水”;而村卫生室、镇卫生院“挂水”的人好多,都没地方躺和坐,有些人是站着挂水......
而我们在城里,前不久第一波感染高峰开始的时候,身边的人大多数都是居家“硬扛”,当然所谓的“硬扛”不是放任不管,而是在家科学对症处理,并没有跑到医院去“挂水”。
为啥农村里的人和城里的人在应对同样的感染时,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?究竟哪一种应对方法更科学合理呢?我们一起来聊一聊。
为何会有“硬扛”和“挂水”的区别
其实这一现象,不管是在中国的哪一个省份,城里人和农村人都存在,可能主要和这3个因素有关。
1.保健意识不同
在城里的人,一般只要有症状,大多数人会往新冠病毒这方面想,经常可以了解一些健康科普知识,家中可能早就囤一些药、抗原盒、N95口罩摆着;究竟是不是被感染了,会第一时间想着做个抗原或去做个核酸。
而农村的人,每天忙着田间地头的活,根本没有闲工夫去了解这些健康知识,要是有身体不适,能拖则拖,拖到自己扛不住了,去挂水呗,甚至去到卫生室还要讨价还价,贵了还不打,舍不得钱,因为挣钱不容易。
2.对“挂水”的理念不同
在城里的人,无论是吃药、还是“挂水”,都有对症处理的常识,很多人不愿意去随意吃药、“挂水”,毕竟是药三分毒,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副作用。即便是要“挂水”,也得自己跑到正规医院去,不敢轻易去社区医院,特别是那些有重症的人,这是普遍现象,在大家心目中,社区的医疗资源、用药经验可能不足。
而农村的人,第一时间先拖,拖不动了,再去卫生室“挂水”,因为他们很相信,“挂水”可以消炎、止痛,可谓是情有独钟;因为他们已经习惯,只要有身体有毛病,都是通过“挂水”。更何况这次感染新冠,其症状和普通感冒有些相似,他们因为没有测核酸或抗原,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。
3.心理反应不同
在城里的人,大家对病毒都有所了解,都知道身边的人好多是轻症,居家对症处理几天就熬过去了,在心态上也不是很紧张,更不愿去医院,毕竟医院是最容易引发“交叉感染”的地方,除非是重症被迫无奈的情况下才会去医院。
而农村的人,毕竟也经历了3年的疫情,都经历过封村、封镇的情景,知道这个病毒很可怕,在心理上是紧张的,生怕自己被感染,所以,有些人只要有症状,就赶紧忙着去“挂水”,因为他们有经验,“挂水”好得快。
哪一种更科学合理呢?
最近,在医院里,特别是大医院,基本每个科室都有新冠感染后的重症患者,特别是各ICU科室可谓是一床难求,而社区医院或县级医院可能床位没那么紧张,这主要是有些患者的病情在住院后缓解率很低,在逐渐加重,在下面的医院大多治疗无效,只有到医疗资源丰富的医院寻求治疗。
目前社区医院、卫生室对新冠患者治疗常规还是退烧药+抗菌素+止咳药+一些中成药,这不是在攻破病毒,而是在消耗患者。既然是一个病毒性疾病,要是没有合并细菌感染,为啥还要采取抗菌治疗呢?难不成还是“新冠病毒引起细菌感染”?所以,对于病毒治疗,一来就给予抗生素和“挂水”(一瓶盐水+抗生素)是无效的。
所以,不论是轻症还是重症,只要选择“挂水”,没有用抗病毒药物治疗,从根本原因来说是无效的,可想而知,农村里的人“挂水”是个什么概念。
总结
建议大家关注自己的症状,只要不是一直频繁持续咳嗽,都可以选择居家对症处理,常规大多数人一至两周左右就挺过去啦!根本不需要挤着去卫生室“挂水”!
若是有持续咳嗽,注意到卫生室测一下氧饱和,只要低于93%,您不能再居家,因为呼吸不正常,可能需要到有条件的医院就诊,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或有基础病史的人。
评论前必须登录!
立即登录 注册